请输入关键字

【名师手记】下笔如有神的“神笔马良”式学生是如何炼成的?

2020-04-07 10:08:00

一张画就是一个美丽的世界,是孩子们面对这个世界发现自我、展示自我的方式,这种发自心灵的闪光,正是艺术的本真。——秦致

我们的孩子,似乎正在失去“创造力”这种本该与生俱来的东西。常年进行美术教学的老师们,往往会有这样的感叹。看似聪明灵动的孩子到了美术课堂上,仿佛在参加“模仿秀”,学老师的画倒是学得很像,一旦要孩子自由发挥,一个个绞尽脑汁也画不出有新意的东西。一位美术老师曾尝试让班里的孩子创作一幅心中最想画的场景,然而他却惊异地发现,10个孩子里有8个画的内容都是一片草坪、一座房子、几个小朋友在玩耍,甚至,画面右上角太阳的角度、光的形状都一模一样。

“为什么你们都画得一样?”

“我也不知道画什么,但大家都这么画。”

在刚刚踏入少儿美术教育这个行业时,秦致和其他美术老师并无不同,在带课时遇到上文的情况时,她也感到不知所措:我们最具有发散性思维、最有想象力的孩子,他们的创造力去哪了?但紧接着,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她通过不断地观察、摸索,逐渐发现了发掘儿童创造力的“金钥匙”。

希望名师手记

有自信才有创作的动力

01

“为什么孩子只会模仿范作?我们不能用简单的一个‘懒’字给孩子下定义。”

在早期带课的过程中,秦致曾遇到过这样一些学生——当要求孩子们完成绘画练习作业时,有的学生会问可不可以画书上的,有些学生干脆问都不问就照着书画;有的学生坐着不动或将作业纸翻来覆去,就是不见他画画;还有些学生则原封不动照抄老师的范作。这种情况频繁出现,引起了秦致的注意。面对这些学生,一般老师或家长常会用一个“懒”字概括,认为孩子懒得去想,懒得开动创造力,对孩子多加批评指责。“从一两件小事的表象简单地判断孩子懒惰对他们很不公平。”秦致认为出现“懒得去想”的现象更根本的原因是缺乏自信。

“他们之所以照书、不肯动手、模仿老师甚至模仿他人,是因为他们害怕,怕自己画得不好,不能得到老师的肯定,甚至遭到同学们的耻笑。哪一个孩子不想表现自己,展示自我,享受成功?这是孩子的天性。”

聚精会神上课的孩子们

02

发现了这一点后,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秦致就格外注意对孩子的“自信培育”。在课堂上,她常常鼓励学生自己创作,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她常对班上的同学说:老师喜欢小朋友自己画的画;老师最爱看小朋友自己设计的了;老师觉得爱动脑筋的小朋友最了不起……用亲和的语言打开学生的心扉。

除此之外,她还给孩子们设置了一些奖励机制:如巡视辅导时对有独特想法的作业进行表扬、在批改的等级上加个小红星或奖励给一些小东西……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在某个课间,秦致终于第一次听到了令她感到激动而振奋的话——一个孩子对旁边正准备照书画的孩子说:照书不好。极简明而平常的话,却让她感到倍受鼓舞。这说明,班里的孩子开始敢于展示自己的独特性;这说明孩子开始变得自信了。有了自信,孩子就不再畏难;有了自信,孩子就可以描绘自己的生活;有了自信,想象的翅膀就可以自由飞翔,创作出精彩的一幕。

希望美术教育课堂

愿做孩子绘画的引路人

01

“孩子们不是艺术家,他们还不会敏锐地捕捉生活中的种种绘画素材。就像刚刚学习捕食的小狮子,还必须在母狮的循循善诱下学习捕获的方法,掌握捕获的时机。”

有了自信心和观察力,孩子们的美术创作就能一帆风顺吗?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秦致发现,虽然拥有大量的绘画素材,但孩子们仍然存在不知从何下笔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在高自由度绘画主题时,表现得格外明显。

02

在绘画课《我最开心的事》一课时,为了能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由地表现,秦致告诉学生:只要是给自己留下较深印象的事,什么都可以画。本以为学生会兴高采烈地画自己想画的,可让她愕然的是很多学生不知道从何下笔,相互询问:画什么呢?

“在大人看来孩子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可画的内容实在太多了,可是他们为什么不知道画什么呢?”

秦致查阅了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相关文献,通过对儿童心理特点的研究,得出结论:孩子对事物的分析整理能力是有限的,缺乏系统分析的思维。虽然生活中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但它们在孩子的大脑中是零散的一件件“单个文件”,而不会把它整理到一个“文件夹”中,当孩子去在大脑中搜索的时候就会因为搜索范围太广、记忆力有限而无从下手,这个时候,作为教师,就需要引导孩子,引导他们从生活的点滴发现有趣、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将“单个文件”分门别类放入不同的“文件夹”里。

下笔如有神

于是,她让学生回想在学校的课堂、课间、课外活动中看到、听到、想到的人和事,在家里看到、听到或自己做的事;在放学途中,在一次旅游中,在过节时等等这些生活细节中所闻、所见、所感、所悟、所做的。当受到启发,孩子们一下子就有内容画了,有的画捉迷藏,有的画春游,有的画游泳,有的画乒乓球赛,有的画过春节,还有的画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

“本以为这个过程会很漫长,但没想到孩子们发挥得很好。和之前吵着不知道画什么的情况截然相反,大家都画出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构图别致的绘画作品。这说明学生并不是所谓的‘缺乏创造力’,而是没有被好好发掘创造力。”

她认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潜在的能力需要教师引导、开发,以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欣赏和评价能力,从生活中捕捉美,从而达到创造美的目标。

儿童作品

作为一名希望的老师,自从来到学校,站上讲台的第一天,秦致就坚定地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座宝藏,需要身为老师的自己去用心发掘;每个孩子都是一块质朴的原石,需要老师用心去雕琢。当孩子们拿起画笔尽情挥洒时,就是他们绽放出最美光芒的一刻。秦致是千千万万个希望老师中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深知,自己身上担负着启迪孩子艺术思维的重任。愿做孩子们绘画的引路人,用真诚的心去点亮孩子心灵的苍穹,燃起他们艺术创作的火花。远方无限美好,让我们携手,共同奔向创作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