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倾听儿童内心的声音,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
少儿美术教育不像编程、数学教育那样理性,需要有丰富的情感因素贯穿始终。用艺术启迪孩子们的智慧,激发孩子对艺术的兴趣,而不能进行强制和灌输式教育。少儿美术教育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所感所想,用儿童喜欢的方式去引导孩子进行美术欣赏和创作,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和创作欲望。结合实际,开展审美活动,带领孩子感知世界,使儿童从认识事物的外在形式美到理解事物的内在美,提高审美能力,做出审美评价。
在审美过程中,孩子的艺术兴趣越来越浓厚,此时,再进行艺术创作的指导,引导儿童将内心的美感体验和创作欲望,表现在美术作品中。户外写生课是少儿美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置身大自然之中,儿童能够直接感受美,欣赏美,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引导孩子欣赏和赞美大自然,由整体到局部,感受秀美壮丽的山河,欣赏漫山遍野的枫林,去观察一株植物的结构和色彩,去观察一只昆虫的行为动作。还可以在户外写生中适当进行游戏,放风筝、捞鱼 ,在游戏中观察和感悟,寓教于乐,为孩子们接下来的艺术创作提供丰富的灵感源泉。
二、发散思维,鼓励儿童自由创作
少儿美术教育在引导孩子进行美术创作时,应该选择开放性的课题,给予儿童充足的创意空间,充分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力。例如,一堂户外写生课,有的小朋友喜欢画建筑物,有的小朋友画植物,还有的画游戏的场景......即便是同样取景一座亭子,每个孩子的角度不同,画出来的画面也是完全不同的。在美术指导中,尽量让孩子丰富画面,不要局限于眼前所见,用色也不一定非要与眼前的事物完全一致。少儿美术最重要的不是画的有多像,而是在于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内心情感的表达。
三、重视儿童作品的评价环节
少儿美术教育中一堂课的结束不应该以儿童美术作品的完成为标志,还要在绘画结束后,对作品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及时的开展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有助于儿童认识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同时,有利于教师掌握每个学生的个人绘画水平和优势不足,更好的因材施教。儿童美术作品评价环节,老师不要直接给予作品好或坏的评价,而是采用开放式的互动评价方式。将所有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展示,学生可以互相欣赏作品,进行交流。儿童在互相审视、欣赏作品的同时,对自身作品的不足之处和他人作品的优势和创意都了然于心,促进孩子在以后的创作中进步和提高,同时,不会给儿童造成心理压力和负担。老师和其他同学的鼓励会让每个儿童都更加充满自信,在交流和评价中碰撞出更多艺术的火花,有利于儿童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