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美术教育中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对于少儿的想象力开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教师带领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使少儿初步了解对比、对称、节奏、均衡等形式美感,感受美的形式,理解美术作品的内容,使学生得到丰富的美感体验,培养审美能力和对美的评价能力。在带领儿童进行美术创作中,引导孩子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故事情节的画面内容和艺术作品。那么,在具体的少儿美术教育中,家长和老师应该怎样做呢?
一、通过提问引导孩子展开想象
对于刚开始接触美术的儿童来说,欣赏世界名画可能会让他们无从下手。因此,老师应该起到引导作用,通过渐进的提出问题,使儿童展开想象,从整体到细节,对美术作品进行全面的欣赏和评价。选择有趣味性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鼓励儿童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要给出标准答案,给儿童更多的想象空间。在进行美术创作课程时,要选择开放性的课题,不要限定画面的具体内容。例如,课前导入环节,可以出示一些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让孩子自由想象回答,通过这些图形联想到了什么?有的孩子会说:雨伞、屋顶、西瓜、镜子、窗户、圣诞礼物盒......孩子们的想象大门被打开了。然后,再让他们根据自己想到的事物创造一个故事情节,表现在画面中。这样,每个孩子的画面都是不同的,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画面故事,每个孩子的想象力都得到了锻炼。
二、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
少儿美术课堂应该是轻松活泼的,教室的整体装修色调尽量采用红、黄、蓝、绿等明度和饱和度较高的色彩,营造活泼的艺术气氛。室内墙壁可以采用儿童壁画或是悬挂世界名画等,让儿童时刻接受艺术的熏陶。在美术欣赏过程中,不同孩子可能会对同一副作品产生不同的情感感知和观点看法,要让儿童勇敢的表达内心对于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个孩子拥有不同的审美体验,在少儿美术教育中,要让孩子心理感受到充分的安全感,这样他们才能大胆想象,勇敢表达。
三、通过想象,进行富有故事情节的美术创作
经常在朋友圈看到有家长晒自己孩子的美术作品,其中有一次看到一个家长晒出了孩子画的孙悟空,对于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来说,把一个人物画到那种程度已经非常不错了,也能看出是经过了长时间的造型训练的结果。孩子妈妈在沾沾自喜晒作品,享受来自朋友圈的夸赞的同时,我却发现了孩子这些作品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每一幅作品的画面都是孤零零的一个人物造型,难免显得有些单调。这其实也是许多美术培训班教出的孩子的“通病”。孩子似乎只会画单体的卡通人物形象,这样的绘画甚至称不上是创作,因为在画面中看不到孩子自己的东西,没有孩子想象力和内心情感的表达。而我们再来看下面这幅少儿美术作品:
例如,这张老鼠们的聚餐,孩子想象老鼠们像人一样吃着汉堡、薯条,野炊桌上爬上来的小蚂蚁,甚至还有小猫咪也成了老鼠们的宠物......画面趣味生动,充满了故事性。如果老师只是单纯的教孩子分析老鼠的结构,画一只完美的老鼠单体,那么孩子通过训练可以将老鼠画的惟妙惟肖,但是儿童的想象力得不到发挥。这幅画的创作过程,老师在简单带领孩子分析了老鼠结构之后,要求孩子们自由想象,一群小老鼠放假了,他们会做些什么呢?于是,不同的孩子画出了完全不同的画面。有的画老鼠们的聚餐,有的画老鼠们逛游乐园,有的是小老鼠们宅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家务......通过引导孩子进行富有故事情节的美术创作,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少儿时期的美术教育不必将重点放在形象造型上,而是应该更加注重孩子想象力的开发和培养,在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中,引导孩子发挥想象,构建故事情节,大胆自由的表达内心情感和观点,通过美术教育,提高儿童的综合能力和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