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许多传统艺术形式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和视线。如剪纸、泥塑、戏曲等民间艺术形式,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传承、弘扬和发展。因此,在少儿美术教育中融入传统艺术,让孩子了解民族文化,了解传统艺术,对培养孩子的爱国热情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在少儿美术课程体系中融入传统艺术?教师和家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艺术情境,展现文化内涵。艺术能够通过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审美。少儿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艺术情境,展现文化内涵,激发儿童的艺术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利用动画、视频、3D技术和VR技术来展现课程内容,营造趣味生动的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例如,故宫博物院推出《韩熙载夜宴图》APP,以动态的连环画形式,描述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在家开宴行乐的全过程。通过APP交互,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到画面中宴会的氛围,了解每种乐器的演奏特色,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传递的情感内涵。家长可以借助APP和孩子一起欣赏中国名画,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和孩子度过美好的亲子艺术时光。
其次,通过艺术实践,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激发孩子的创意思维。艺术学习不能仅仅是纸上谈兵,除了艺术欣赏和理论知识学习,教师和家长还要引导孩子多参与艺术实践。为儿童提供更多参与绘画、手工、写生,艺术研学等活动机会,让孩子在实践中理解艺术,感受文化魅力,激发创意思维,锻炼动手能力。例如,学校可以开设民族艺术亲子课堂,每周打造一场趣味民族艺术亲子课。将扎染艺术、剪纸艺术、面塑艺术等民族艺术形式引入课堂,组织家长和小朋友们发挥想象力和创意思维,体验民族艺术,完成一幅绘画或手工艺作品。孩子在快乐的艺术活动中学习文化知识,了解民族艺术,建立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最后,营造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增进文化展示和交流。美术教育中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是培养孩子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每次课程结束,教师都应该鼓励孩子站上讲台,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学生之间互相欣赏、评价和交流美术作品,谈谈自己的作品内涵,想要通过作品表达的情感,听听同伴的想法和建议,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共同提升审美和绘画水平。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分享、讨论自己喜爱的传统艺术形式,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培养爱国情怀。
以上就是希望美术教育关于如何在少儿美术课程体系中融入传统艺术,和老师以及家长们分享的一些经验和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咨询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