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单霁翔:文物也要“有尊严”

2019-09-05 09:19:00

单霁翔:文物也要“有尊严”   

    “打卡”博物馆的人群越来越多。如今,全国共有5000多座博物馆,每年都有上百座博物馆建成开放。如果来一次大考,怎样才算一座好的博物馆?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有话说。

  好的博物馆长啥样

  “怎样才算一座好的博物馆、怎样才是一种好的文物保护状态?”日前,在第29届书博会“红沙发”系列访谈上,单霁翔抛出了这个问题。

  近年来全国不少地方出现了兴建博物馆的风潮,大面积、大设计、大投入几乎成为标配。然而,单霁翔却认为,“什么是好的博物馆?一座好的博物馆不是盖上高大的馆舍,搞华丽的装修,而是要不断深挖藏品的内涵,不断举办人们喜欢的好展览,不断举办人们喜欢的好活动,这样才能让人们感受到博物馆对于自身生活的意义,人们才愿意走进博物馆。”

  “人们回去之后还能再来的博物馆才是一座好的博物馆。我想,这就是今天人民群众衡量一个博物馆优劣好坏的标准。”单霁翔建议,希望每一座博物馆都要持续研究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根据自己的文化资源,凝练出强大的文化力量。

  当谈到文物保护时,回顾自己在故宫工作多年的经历,单霁翔深有感触:“不是把文物锁在库房里面,死看硬守就是好的文物保护。”他认为,应该把文物藏品细心地进行修复保养,让它们保持健康的状态,让它们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

  只有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这些文物的魅力时,才会精心地呵护这些文物,这些文物才有尊严,当五千年文明所积淀下的文化遗产都有尊严地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之后,才能让更多民众感受到文化遗产对其现实生活的意义,人们才能共同保护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保护不是政府专利

  “过去我们经常争吵保护重要还是利用重要?今天看来保护不是最重要的,利用也不是最重要的,传承最重要,把今天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传给下一代才是最重要的。”单霁翔认为真正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核心理念是两条,第一条是世代传承性,第二条是公众参与性。

  世代传承性,表明文物保护是一个历史过程,每一代人都有他的责任,任何一代都不能用他现世的优势来随意处置遗产,因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也有保护、享受文物的权利。

  而公众参与性,则表明文化遗产保护不是政府的专利,不是一个系统部门的行业工作,它是全民的事业,每个人都有保护文物的权利,也都有保护文物的义务。要更多把文物保护的知情权等权利赋予一般民众,通过教育、展示,使人们热爱文化遗产,这样文化遗产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现今“打卡“博物馆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对博物馆的期待有很大不同。如何提升年轻人的参与意愿?故宫近年来进行了很多尝试。“年轻人不仅是迈开双脚走进博物馆,而且还可以通过登录博物馆网站等途径,来更多地接触博物馆的藏品、展览,并通过互动,更加多元地参与博物馆的活动,还有很多观众通过文化创意产品来了解博物馆,这些融入现实生活的改变让年轻人对博物馆感觉到更亲近。”单霁翔说,回过头来看,这些年我们尝试过的一些举措,无论是互联网上的内容传播还是“网红”文化创意产品,都使更多的年轻人成为潜在的热爱博物馆的群体。

  敢于“排雷”才能推动发展

  个人可不可以买卖文物艺术品?私人可不可以办博物馆?潘家园能不能卖齐白石的假画?如今可以轻松回答的问题,在许多年前就是摆在文物管理者面前的“三个雷”。

  “我在北京市文物局当局长时面对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文物是政府直管专营还是广大民众也能够接触?过去家里有文物要送到国家文物商店,不允许自己交流。当时有很多专家不同意文物的民间交易,他们担心,这样一来会导致博物馆藏品流失,导致文物艺术品外流。”单霁翔回忆道。

  再来说说旧货市场的“高仿”,单霁翔认为,“人民群众有需求,家里要买一幅齐白石的画,你一定要让他买真的齐白石作品吗?他知道是高仿、复制的,但他挂在家里,来享受文化,没什么不可以的。”

  不破不立,要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就必须敢于突破陈规,在制度先行的前提下,让更多的公众参与进来。“后来我们经过研究,鼓励成立艺术品拍卖公司,鼓励民办博物馆,鼓励文物监管的旧货市场,这是‘三个雷’,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同时,我们也相应制定了3条办法:艺术品拍卖不允许拍卖出土文物,不允许拍卖馆藏文物,珍贵文物不许出境。”单霁翔说。

  转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后,面对故宫人满为患的现状,单霁翔又动起了脑筋。为了不让参观故宫成为一件“受罪的事”,他带领故宫人经过两年的研究、实践,破天荒地采取了限流、购票实名制、网上购票等办法,解决了多年的顽疾。

  “一步一步地研究,永无止境地改善,这样才能真正把困难解决。”单霁翔说。


其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