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沧米《中流砥柱》赏析
2019-03-06 10:10:00
中流砥柱(国画) 182×300厘米 1972年 周沧米 浙江美术馆藏
“中流砥柱”一词出自先秦文献《晏子春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原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周沧米的这幅《中流砥柱》通过作者精炼的笔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华民族走向独立、抗日战争走向胜利所起到的中流砥柱作用。
这幅作品画面的左侧是奔流的黄河,右侧是蜿蜒的山岗。山岗的远端是正在行军的人民子弟兵,近处的那匹白色战马上,正是领导那场伟大革命的领袖毛泽东。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和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战略策略,开辟广大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英勇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战争胜利的正确方向,成为夺取这一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
周沧米是当代中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1929年出生于浙江省乐清市大荆镇, 1948年考入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今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1951年投笔从戎,1955年回校复学,受黄宾虹、潘天寿等老一辈画家亲炙,研读中国传统画理画论,造型基础扎实、功力深厚。195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留校任教,从事美术教育工作30余年。他热爱艺术、热爱艺术教育事业,为之奋斗了一生,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成就卓著,勤恳教学,关爱学生。上世纪60年代初,他的《在阳光下》等作品参加了全国美展,《送儿当红军》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中年后,他专攻山水画,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三上黄山,四入巴川,西攀天山,北登长白,纵览岱华胜景,并探海峤诸幽,胸襟得以开拓,下笔浑朴苍茫,氤氲绵邈,气势磅礴,格局雄奇。他又善书法,以书法入画,书画两相催发,情艺交融,不仅形成了鲜明的绘画风格,也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
据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周沧米老友吴山明回忆:“记得‘文革’后的一年,王伯敏先生、沧米兄与我相约去武夷山写生游。因太久未下去采风了,大家兴致都很浓,我们特选了中秋前后的时间,希望能在中秋月下欣赏武夷的山山水水。沧米兄特为此行准备了好酒与下酒的花生米,可惜我临时有事未能成行,他俩虽感遗憾,但仍兴味十足地去了武夷山,对着中秋圆月赋诗谈画,满载而归。沧米是雁荡山人,因此他了解山里人,了解山与水,他画中的人物往往质朴而纯正,画中之山水则灵秀而多姿。这种天生之于大自然的情感联系,不是人人都会有的,是十分难得的,因此沧米比我们更容易融入生活中去,他在乡村野店好像回到自己家里一般,粗茶淡饭更是吃得津津有味,不但身体好了,精神也旺了。尽管他非常熟悉农村,但他一直兴趣不减,许多看来平常的景与物,他却能不断发现其美的所在。沧米是一位真正能品味出生活之美的优秀画家。”
周沧米曾自谓:“爱读宾翁浑厚华滋,纵横笔墨写万壑气势。喜观潘老移形写神,计白当黑布奇险格局。悟石壶察物造型之孤诣,领天庐书法入画之艺理。”黄宾虹的墨法、潘天寿的图式、陈子庄的造型、余任天的书法,同是执着于山水画的四位杰出画家给予周沧米不同的营养。所有这些艺术资源,在周沧米的画中被融为一体,并且赋予了一种新的山水写意精神。只有热爱自然的画家才能画得好自然。周沧米踏遍大江南北,留下了数以万计的写生稿,其中包括大量的大山大水、内地边疆风情的真实记录。我们观其画作,总能感到有一股清新的泥土之气扑面而来。“写生”不仅是其绘画创作的源泉,而且是其思想的生动注脚。绘画因为生活而生动。“大块本造化,雕琢况天工。灿烂漫世界,元气混沌中。”周沧米的这首题画诗,道出了中国画艺术原初的、本真的自然精神。周沧米以其毕生的艺术实践揭示了一个根本性问题:艺术家的心灵,艺术家的人格,是艺术作品的精神所在。纵观周沧米各个时期的中国画创作,呈现的完全是生命的心象。他是浙江绘画传统的重要传承者,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毕生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