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发展就是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是儿童对客观现实反映活动的不断扩大、改善、日趋完善和复杂化的过程。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它受到遗传、环境、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心理发展轨迹和节奏,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观察和引导。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和发展任务,比如:5岁儿童:他们的活动已经具有初步的目的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和进行交际。6岁儿童:语言的运用更加熟练,开始在阅读、绘画、创造性游戏等活动中表现出更强的目的性和自我批判能力。7-12岁儿童:分化性兴趣、独立工作的能力、积极而严密的科学推理能力均有发展,许多儿童能够做读书研究,写出较有创见的报告。
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他们提供一个充满爱、支持和鼓励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而在美术教学中能够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在美术教学中把握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能够保障教学效果和儿童全面发展。我们通过结合儿童的年龄来分析儿童此时的美术介入心理发展的一些成长规律来看,儿童的心理发展美术介入的一些必要性。
乳儿期(0~1岁)的特点是婴儿主要通过感知来认识世界,语言和思维能力都在萌发阶段。此时不宜进行正式的美术教学,但可以通过色彩鲜艳的玩具和图片刺激婴儿的视觉发展,为将来的美术学习打下基础。
先学前期(1~3岁)的儿童开始表现出对绘画的兴趣,进入涂鸦期,主要通过涂鸦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察。这是我们家长就可以开始提供安全无毒的绘画工具和材料,鼓励儿童自由涂鸦,不限制其绘画内容和形式,培养儿童的绘画兴趣和创造力。
前期(3~7岁)的儿童进入象征期和略图期,开始尝试用简单的图形和线条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察。这时我们就更应该投入大量的精力或者选择一个不错的引导者去引导儿童观察周围的事物,鼓励他们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同时,可以教授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和知识,如线条、色彩、形状等,但不必过于强调技术的准确性,以免限制儿童的创造力。
学龄初期(7~11岁):儿童进入写实期,开始注重绘画的逼真性和细节表现。我们在继续培养儿童观察力和创造力的基础上,可以逐渐增加一些绘画技巧的训练和难度,如透视、光影等。同时,鼓励儿童尝试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法,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和表现力。
学龄中期(11~15岁):儿童进入抑制期,对绘画的兴趣和热情可能有所下降,开始注重其他方面的学习和兴趣。在这个阶段,要特别关注儿童的心理变化,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有趣的美术活动和项目,如户外写生、手工制作等,重新激发儿童对绘画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要尊重儿童的选择和兴趣,不要强迫他们学习不感兴趣的内容。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把握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求,设计符合其心理发展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要关注儿童的情感变化和心理需求,为他们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
这些专业性的美术教学和儿童心理的分析是我们家长所不能触及到的领域,不如选择一所不错的少儿美育机构,为孩子未来发展打好基础,营造良好的童年氛围的同时让孩子长长见识,开拓眼界,通过美术学习,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在乐中长,为孩子打造良好的心理发展途径,为孩子的未来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