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剑父 高奇峰《鸳鸯》赏析
2018-09-07 09:39:00
鸳鸯(国画) 28.5×82厘米 1914年 高剑父 高奇峰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高奇峰(1889-1933),广东番禺人,名嵡,字奇峰,高剑父五弟,曾随高剑父赴日习画,并加入同盟会。其绘画既运用居廉、居巢“撞水”“撞粉”的技法,又受到日本京都画坛中西融合技巧的影响,善用色彩和水墨渲染,风格雄强俊美。高奇峰与高剑父、陈树人并称“二高一陈”,为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
此幅《鸳鸯》创作于1914年,此时高奇峰与兄长高剑父正旅居日本。在此之前,高奇峰已经随兄长东渡日本研习绘画,从学于日本画家田中赖璋。日本的文化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当时日本许多画家也追摹研习中国的传统山水,田中接触较多的是我国宋元时期的山水作品,并有过深入的研究临习,所以他的绘画作品中有很明显的中国传统绘画痕迹。此时,日本画坛正在进行着“折衷”水墨画与西洋画的改革,高氏兄弟也深受启发。在他们主要活动的关东一带画坛以横山大观最为著名,其改革日本绘画的思路是用色彩去表现空气和光线,而弱化由中国传入的传统线条表现手法,形成一种被称为“朦胧体”的风格。相比于横山大观这种弱化线条强调色彩的变革路径,高氏兄弟则更倾向于追随竹内栖凤在线条的基础上进行中西融合风格的探索,从兄弟二人的许多作品中,也能够看到竹内栖凤的影子。但是《鸳鸯》这幅作品并没有很明显的线条表现,作品更多反映的是画家对色彩的使用,以及其中所透露出来的西洋绘画技巧。广州艺术博物院原副院长陈滢就将《鸳鸯》看作是高奇峰早年对日本风格的模仿以及在国画变革上的探索。
《鸳鸯》画中题跋为“鸳鸯守定双飞愿,一任风波浪影齐。荫斋仁兄正鉴,弟奇峰写鸟,剑父补景,并识于日京下谷旅次,时民国三年春日也。”其内容表明,这幅作品为高氏兄弟合作而成,其中鸳鸯为高奇峰所作,而高剑父补背景。
该作品虽然使用了传统的国画材料进行创作,但高奇峰并没有运用传统的线条去勾勒鸳鸯的造型,而是通过色彩的渲染,将鸳鸯的外形、体积、毛发的质感表现出来,以此呈现鸳鸯毛发蓬松、体态丰盈的效果。之所以能够产生这样的效果,原因在于高奇峰在表现鸳鸯时,使用了并非传统中国画所固有的绘画技法。最为明显的是背对着画面的雌性鸳鸯,画家在创作时考虑到了鸳鸯由背部至腹部类似于圆柱体的立体转折变化,并借鉴了西方绘画中表现体积的方法,将能够体现鸳鸯结构变化的光影因素引入创作中,在统一的黑褐色调下采用深浅不同的色块加以区别,同时考虑到颜色渐变的过渡效果。
而在表现雄性鸳鸯的毛发上,则使用了中国画没骨技法中的“撞水”“撞粉”法。此技法源于他的老师居廉、居巢。所谓“撞水”“撞粉”,就是趁画纸上的墨或颜色未干之时,点上清水或颜料,让两种液体相互交融,等完全干了之后便呈现一种带有水迹的冲积效果。因为加入了颜色,以及液体相互交融后的效果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所以相较于单纯的用墨用色,它能够获得更为丰富多样的艺术效果。运用此种技法表现雄性鸳鸯,既凸显了雄性鸳鸯色彩艳丽的特征,也使其颜色过渡柔和,显得真实生动、充满生命力。
相比于高剑父将现实景物引入艺术创作,高奇峰的作品更多的是花卉、翎毛及鹰、狮、虎等飞禽走兽。他善于表现动物自在状态下的神情动态,加上所习得的西方绘画基础,使他可以较为准确地把握动物造型,因此,其笔下的动物多灵动自然、充满生气。虽然都是以中西融合的方式变革中国画,但高剑父倾向于主题的明确性和现实性,而高奇峰更像是在美术领域内探寻一种美的表达,以此发挥艺术的教化功效。在他们所倡导的国画变革观念中,高剑父多从现实的角度考虑美术的实践,而高奇峰则在美术的本体内思考其方向,虽然两者最终都强调艺术的现实功能,但所思考的方向有所不同,从而也反映出兄弟二人在艺术风貌上的差别。《鸳鸯》一画让我们感受到鸳鸯的婉约与恬静,这种感受也体现出高奇峰通过着力描绘对象的自然形态而呈现出一种美的艺术追求。